陳金成《橄欖甕》1992 / 洪義濱 收藏
臺中市外埔區大甲東陶藝 簡介
漢唐秘色藝術研究中心 - 總監 洪義濱 整理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,是先人流傳?還是偶然建立的?
答:大甲地區蘊藏優質黏土,早被原住民取來燒製陶器,遺址中最久遠的是三千年前的鐵砧山平頂遺址,最年輕的為七百年前的番仔園遺址,皆有大量陶片出現。番仔園遺址以薄胎灰陶聞名,這或許是大甲東陶的起源,可惜因為沒有傳承而消失,直到三百年前大甲東陶出現,才又再一次得到發揚。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曾經有過豐碩的勝景,被譽為台灣的景德鎮,請您說說當時的盛況。
答:農業時代產業的發展,幾乎都以出產原料的地方做為為生產的基地,陶瓷的產業亦然。大甲東陶瓷輝煌的燒製歷史,也是建立在出產陶土的地方。1945年(臺灣光復)前後,大甲東幾乎全村動員從事陶瓷產業,從採土練土、製作成形、燒窯到運銷,幾乎都由村民完成,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。當時販售者的利潤比種田劈柴、採土練土、搬運等粗工好得多,製陶師傅、配釉料師傅、燒窯師傅的薪資更為工人的好幾倍,雖然製陶師難以養成,但窮人家的孩子無不以當製陶師傅為目標,因而大甲東就造就出一批製陶高手。
問:大甲東的陶土是哪裡來的?他有什麼特色呢?
答:臺中市外埔區大東村最早可以追溯到1710年代(清康熙49年),原為平埔族道卡斯大甲東社活動、墾殖的聚落,地形像個封閉的盆地。這裏原來是大安溪河階地形的低窪處,因受大甲東斷層陷落河道北移之賜,形成前湖和後湖兩個湖泊,這裡日積月累沉澱了大量的高黏性的質地極佳的黏土。1814年(清嘉慶19年)北路理番同知楊桂森在後湖掘堤造田,讓前湖、後湖的水枯竭, 湖底沉澱的大量的陶土才顯現出來。大甲東的黏土有黑土和紅土。黑土土質較輕且帶有油性,燒製成陶為灰白色,較不受歡迎,適合建築土埆厝,或築夯土牆建樓房。紅土質重,含鐵量高,耐高溫,適合製作大型及質地堅硬的陶器,是燒陶的優良原料,其所燒製的器皿都不會滲水,加上這裡的陶工技藝精良,故其產品均屬上品,「大甲東陶」因而打響了名號。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從什麼時候開啟的?滿清時期與日治時期大甲東陶業發展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嗎?
答:大約1857年(清咸豐7年),外埔區大同里就有陶窯村落,這代表當時已有燒陶工廠。臺灣日治時期,臺灣總督府1901年起(清光緒27年、明治34年)先後在北投、南投、苗栗提供陶業補助金,以推動臺灣陶業工業化政策,此時日本人亦在北投、花蓮、苗栗開設窯廠。「大甲東陶瓷產業」因為沒有日本人投資,也沒有接受到補助金,因此沒有受到規範,直到臺灣光復後還保留最傳統的「福州式」的製陶技術,這是大甲東陶瓷產業最獨特的地方。
陳金成《香灰缸》1998 / 洪義濱 收藏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有哪些著名的窯廠?窯廠興衰的原因?
答:大甲東陶業著名的窯場,有「內窯」、「外窯」和「新窯」,內窯、外窯都是福州師傅林景洄所建造的,新窯是沙鹿洪文筆於民國30年間在甲后路119巷建置的,因戰爭期間,物資潰乏,所燒製陶碗、陶器質地粗糙,光復後數年即結束營業。
依據文獻資料,1902年(明治 35年)大甲東王玉的陶廠已有林熙昂等四名福州師傅寄留。1909年(明治 42年)負責人為吳氏兼,1912年(大正1年)負責人為林熙昂。大約1915年(大正4年)負責人為林景洄。1912年7月20日年僅25歲的林景洄(福州黃石鄉人)來臺,先寄居沙鹿街斗底葉清泉陶廠製陶,三個月後轉至大甲東,與其胞弟林景濤在大甲東窯廠製陶。
林景洄除了具備製陶的技術之外,亦懂得經營之道。因此在「大甲東」庄內蓋了當地第一座窯廠,俗稱「內窯」,同時也教當地人製陶的技術,可以說是「大甲東陶」的開山鼻祖。當時廠內有來自福州的師傅三人,技術較好的師傅林炳坤(俗名褲袋師,高佻、酥腰、醜)。林景洄因為自己會砌窯,把窯廠轉讓出去可以獲得一筆很大的利潤。1915年(大正4年)林景洄再邀族弟林景財來臺協助製陶。1918年(大正7年)林景洄回福州與同鄉吳氏結婚。林景洄將窯廠賣給王玉長子王潭經營,王潭改名「豐榮陶器工廠」。1924 年(大正13年)轉手給鐵砧山望族許天象。1952年(民國41年)許天象又轉手給其妻舅陳傳枝(俗名老烏仔,臺中市大安區水柳人)經營。1962 年(民國51年)第二代陳日昇接手,更名「一成陶器工廠」,並致力於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,對於帶動中部地區的陶業發展有相當的貢獻。傳至第三代陳仕煌、趙瓊專夫妻,轉型為陶土原料的供應廠商,現由曾孫陳恒隆經營。
1919年(大正8年)4月,林景洄與妻及族弟林依望再度返回大甲東,選擇在庄外舊窯的西側50米處再蓋一座全長24.85米(82台尺)的陶窯,取名「振興陶器工廠」。1937年(昭和12年,民國26年)蘆溝橋事變後,中國對日宣戰,日本在臺灣緊急推行皇民化運動,加強控制臺灣人民,欲徹底消除臺灣人的中國意識。適有窯內師傅,在窯廠牆壁上寫了「中華遊世界」五字,引起日本警察經常性的盤查,讓林景洄感到困擾而決定返回福州。是年將陶廠讓與林國本、林啟榮父子經營,更名為「林振新陶瓷廠」。1952年(民國41年)林啟榮又轉讓給紀桶鉗、紀清河父子經營,更名「新益興陶器工廠」。二十世紀70年代,塑膠業興起後,紀清河改變經營理念,製售鐵砂陶、蓮花盆景等器物販售。紀清河子紀榮芳接手後改稱「鐵山窯」,2015年(民國104年)紀氏兄弟,將場地出租給臺中元生咖啡,做為經營景觀餐廳,再更名「火龍窯」。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有哪些著名的陶工?
答:大甲東陶瓷師傅首推來自福州的林景洄先生,他是全能的建窯、製陶師,以手擠胚做大水缸為主。他嫡傳蘇傳(俗稱阿源)、蘇阿全、黃容等徒弟。陳金成曾目睹蘇傳做的大水缸,橫躺地上轉動,中心的軸心點不動,功夫真是了得。黃容是拍修陶胚能手。
其次也是福州來的手擠坯師傅林炳坤(俗名褲袋師)林炳坤傳授陳常碧,學一年多,還沒出師,即投入做陶工作。陳常碧傳授陳金成,陳金成遵古禮學藝三年四個月出師,成為窯廠裏最年輕的手機胚大師傅,一天可以手擠完成三十多個大水缸。傳統陶器市場沒落後,陳金成轉型創作藝術陶藝作品,1992年以「陶鼎」作品榮獲行政院文建會主辦的「第一屆民族工藝獎」陶瓷類二等獎(一等獎從缺。評審不知有手擠坯,誤判為模鑄灌漿),再度掀起國人對大甲東陶的重視。
另有陳金福(沙鹿人),堪稱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手拉胚師傅。大甲東陶沒落後,陳金福先生轉往鶯歌陶瓷廠工作。民國九十年代與黃容受大東村聯鈺、協田公司委託合製國內首對二米高的青花大花瓶,贈送給大甲鎮瀾宮鎮殿,展現大甲東老師傅的實力。
另有林啟榮的兒子林添福(1926-2019),他擅長手拉胚,1972年遷往後龍尖山成立「恆發陶瓷廠」生產日用粗陶,1983年轉型現代陶藝茶壺創作,廠址現名「竹南蛇窯」,現由林添福之子林瑞華經營。
另有周通(沙鹿人),從南部九曲堂學陶,來大甲東教陳敏樹、陳敏政學做大水缸。
陳金成《瓜瓞綿延扁瓶》1994 / 洪義濱 收藏
問:大甲東陶瓷產業著名的師傅這麼多,可是因為時代變遷,陶器被塑膠器具所代替,陶瓷廠歇業,陶工不得已流散各地討生活,唯有陳金成返回大甲東重拾本業,您可以告訴我們陳金成先生後續的發展嗎?
答:民國40年代以前大甲東陶產品有水缸、酒甕、菜脯 甕、油甕、米甕、皇金甕等大型陶器。小型器皿 有缽、罈、龍罐、筷筒、香筒、陶枕頭、夜壺、鹽罐、香爐等。為標示品質,大部分陶器印有「大甲東」紋,以為標誌,因此比他地價格高。
20世紀50年代以前大甲東一帶的年輕人,就以學習製陶最方便,那個時候,製陶師傅不用種田就有飯吃,若是會做酒甕,做30年就夠三代人吃飯了。因此陳金成14歲時,父親就帶著他到陳日昇經營的「一成陶器工廠」拜陳常碧為師父,學習製陶技術。陳金成學製陶屬於傳統的師徒制:「在家吃、在家睡,師父傳功夫,可是賺錢是師父的,一年三節還要給師父送禮。」陳金成說三年四個月的學徒日子裏師父只有教他做水缸。陳金成說你不要小看做水缸,做水缸是最重要的基礎功夫,從擠胚、摳土、擎胚、拍打到搓脣完成,每個步驟都是功夫喔!擠胚要緊密、拍打要均勻、脣要搓得美,每天做,基本的功夫就有了。可惜,出師之後,正值塑膠製品取代了陶器皿,他只好改行做木工、做油漆工,甚至像無頭蒼蠅似的在大甲街上混日子,也曾經遠赴北投投靠親友協助經營賭場。
台北回來之後,他曾到苗栗公館做酒甕、與師父陳常碧先生到苑裡華陶窯做藝術陶。當時經台中縣廖了以縣長、文化中心洪慶峰主任鼓勵陶藝創作。1992年以「陶鼎」作品榮獲行政院文建會舉辦的「第一屆民族工藝獎」陶瓷類首獎。從此陳金成由陶器工廠的「頭手」師傅轉變為現代陶藝創作的陶藝師。陳金成在大甲東設立了「逸塵工作室」,許多慕名而來的學生,來自台灣各地,絡繹不絕於途,這些學生多是大學畢業生或研究生,陳金成均不吝嗇指導他們。
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體驗,陳金成的做法與想法與一般陶藝師不同。他做過木工,對於線條的掌握要求更精準;做過油漆,對於顏色的體認更敏銳; 在江湖上的逞強、好勇,轉化為他對藝術的自信與堅持,作品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,而陶藝流暢的線條、繽紛的色彩,就在這浪子回頭的巧手揉捏拍打下,呈現出那令人激賞、讚嘆的美。